隋唐二帝的镜子

他引镜自照,竟冒出:这么好的一颗脑袋,谁会将之砍掉?

这跟陆游《看镜》 “局促人间百不如,每看清镜叹头颅”,叹喟“老去轩裳梦已无”不同,这一看一叹,足让森林战栗,山峰惊颤。

这么说一点也不夸张。

一个人脑袋决定苍生

2630多年前,中华历史是一个人的朝代、一个人的统治,而他,就是拥有一个人的天下、权力至高无上的隋炀帝杨广!

从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始,中国版图已经分崩离析长达410年,三国归晋的统一原可人民休生养息,但安定时光只是昙花一现的,是杨广在他父亲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统领51万大军南下平定了陈朝,实现了南北统一。

那一年是公元589年,杨广只有20岁。

战乱分裂时期,群豪割据,竞相称王称帝,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到了天下一统,就成了一个人的天下,由帝王说了算,包括天下苍生的命。

杨广公元604年篡位,他父亲隋朝开国皇帝在位23年,打造“开皇盛世”,留下丰厚的遗产,单是总人口就超过4000万。

隋二世杨广统治14年,保守估计有不下2000万人口消失!这是绝对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而因由皆出自陛下那颗脑袋,那至高无上的权力!

对人命数字无感

广一登上皇位,竟调动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劳动力苦役;每月200万人次的民工投入,十个月就完成修建洛阳,搞成一个世界级的东都!

据记载,即位翌年起,他启动开凿和贯通人类史上规模最大、最早的人工运河工程,所修的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条: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南北长2700公里,跨越20多个城市,通达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与珠江等五大水系,从长安到江都(今之扬州),沿运河还建立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或贮粮之所,它畅通了中国古代交通的大动脉,对农业、商贸、交通、战备等都产生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这项连贯南北水道的庞大工程是功在千秋的大业,理应几十年的光景来分阶段实施,杨广却动用200万劳工,不管死活,以6年就赶完浩大工程!

根据中国长安史学大师胡如雷的一項研究,隋二世杨广在首8年一共兴修了22项大工程,平均每年都要征用400万人次以上的劳动力。

为了完成统一霸业,杨广除了攻灭吐谷浑、征讨契丹,收服突厥,还三驾辽东,亲自三征高丽(等于从中国出兵打韩国),所耗的人力及各方面资源更是很可怕,每一次隋军主战兵马都超过百万,兵威之盛,前所未有,加上为大军长途负责水陆运输物资的民夫,除了征战失败,还再而三地掏空国力至透支。

统一后困在对峙诡局

 

公元611年开始,民间起义逐步演变成草根叛乱,公元614年第三度征讨高丽之后,隋朝的内乱形势已经紧张到濒临失控,北方关陇权力集团支持反抗势力、地方豪强兴风作浪、农民起义造反全迎面冲着来。

公元616年,杨广弃西京长安、东京洛阳沿着他开凿修通的大运河南下江都,此后近两年没半点儿回京的意思,带去的御林军──骁卫军与果毅军日夜北望思乡,谁敢逃就被杀,十万军人憋成计时炸弹,近身重臣跟叛将一勾结,暗中造谣煽动军心,火引就燃成兵变。

 

之前“南北朝”割据是个南北对峙了200年的时期,杨广他一退到江都,又回到僵持的局面,北方反隋之乱狂焚如燎原烈火,魏公李密的瓦岗兵围攻洛阳,唐高祖李渊父子占领长安,还扶植隋炀帝之孙杨侑为隋皇帝,遥称在江南的隋炀帝为“太上皇”……中原豪强竞相逐鹿,其时尤烈……

原本统一天下的王者隋炀帝杨广本身也陷入“南北对峙”的诡局中,他跟北方强大的权力操纵集团──关陇集团渐行渐远,又利用南朝本土官僚来制衡跟随自己南下的官僚,保持均势,所以,他到底打不打算回到北方是一个很关键的命题。

扬州好,长远上地理形势并非难攻,不见得安全,杨广有想法,考虑物色南京为长久安身之地,朝廷内部南北派权臣的矛盾马上激化了,北派臣官跟禁军将领一拍即合,传出:我们家眷全在北方,长安已经落在李渊手中,控制了北方,我们的亲人只要归顺,陛下绝对不会饶我们!陛下已经准备大批毒酒,要把北方出身的将士统统干掉,由南方军队替代,陛下准备留在这裡,跟南侵的反军作战!

隋炀帝杨广的确准备了毒酒,不过是为自己准备的,但兵变的那一晚,黑压压一片的数万骁果将士举火起事,攻入宫中,不少南朝臣官被杀除,携藏毒液的亲随早就惊慌逃命了,饮鸩不成,那么好的一颗脑袋,不愿被砍,以维持君主尊严之名,拒受锋刃之辱,享年50岁的隋炀帝于是自解自己的白头巾,宁被叛兵缢杀而亡!

巍焕无非民怨结

 

杨广一登上皇位,竟调动了全国近十分之一的劳动力苦役;这项连贯南北水道的庞大工程是功在千秋的大业,理应几十年的光景来分阶段实施,杨广却动用200万劳工,不管死活,以6年就赶完浩大工程!

驻扎在扬州的骁果军约十万之众,陛下已备大批毒酒要干掉他们的讹传竟然奏效,这并不神奇,显然跟众人所理解的隋炀帝大有关係,就是陛下生性太过“残暴” !骄怒之兵屡动,土木之事不息,十万人命对皇上从来都不是事!

在央视主讲《大隋风云》及 出书的中国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这么说:我始终承认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

“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不过血模糊” 乃引述自明代《隋炀帝豔史》一书。

隋朝之后的天下是唐朝的,唐朝花了35年编了一本《隋书》纪传体史书,由辅佐唐太宗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一代谏臣、一代名相魏徵主编,魏徵评论杨广上任时握有隋朝一代霸绩,但性格上骄矜自负、傲慢暴戾,行为上荒淫无度、大杀忠臣,赏罚无度。之后穷兵黩武,三战高丽,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一时国家大乱,血流成河,人民挨饿到要吃儿女的惨况。但杨广终究无法悔悟,最终死于匹夫之手云云。

李世民有三面镜子,杨广呢?

 

基本上,很難說魏徵惡意诋毁杨广,践踏前朝,作為盛唐第一號智囊,魏徵倒一直告誡唐二世不可重蹈隋二世杨广的覆轍。李世民不只是杨广的表侄,還娶了楊廣女兒,是其女婿。

杨广干过的不少糗事李世民也干过,但是,有一点截然不同,当唐太宗李世民掌握一个人的朝代、一个人的统治、一个人的天下之大权时,他能接受魏徵直谏犯上……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唐太宗哭着说: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就是在此时出自李世民之口。

 

换句话说,李世民有三面镜子,而杨广呢?

 

杨广是孤家寡人,他表明过:朕最讨厌别人进谏,如果你已经当了大官,居然还想靠进谏来求得美名,朕尤其容不下你,当场就要杀了你。如果你是一个卑微之士来给提意见的话,朕可能宽待你几天,但终究不会让你长久地站在这个地面上,终究是会干掉你的。

 

职是之故,在最后的日子中,杨广引镜自照,竟冒出:这么好的一颗脑袋,谁会将之砍掉?

 

答案既是魏徵所说的“匹夫之手”,更准确的,是他自己!

07-09-202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