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光道 :为华社的文化经济趋向求答案 (上)

 

/许光道

 

《文化的定义》       

什么是「文化」呢?

全世界有关文化的著作,排列起来超过三哩长;对于文化定义的诠释超过一百五十种。让我们拣一个最简单的诠释来谈吧。

文学不是文化。音乐、舞蹈、戏剧、绘图、彫塑、 建筑、器皿、衣冠、风俗等等,都不是文化本身。它们只是被用来企图反映或成功反映文化的工具吧了。

教育也不是文化。教育只是企图影响文化的一种手段。教育本位有矛盾。而且文化是可以抗拒教育的。

文化其实就是「民生」。

文化可以分成两个半段:前半段是生活的「想望」,不可闻,不可见;后半段是想望的实践,可闻和可见。想望与实践的总和,就是文化。

星座诗社对对方向探索,从文学、艺术伸展到思想的星际,是个扎实的想望;它在80年代,尤其做了甚多思想探索的工作,在时代的迷思中寻求答案。

同一个民族在同一地区国度、同一时期中所拥有的文化,不但是不统一的,而 且在多层次的文化中,往往是矛盾对立的。

一个人死了,他的文化活动「终止」。文化的不灭,是因爲他本身或别人用各种工具记录、反映和保存了他对生活的想望与他用以兑现的方法。这些具体可见的事迹和物业,就是他的「文化的遗产」。

他的后人如果承袭了他的生活想望又承袭了他的实践方法,便是他的「文化的延续 」。如果改变了想望,或甚至改换了兑现的手段,则是他的「文化的蜕变 」。

 

《文化、政治、经济的关係 》

 

文化、政治、经济、 文化……是循环性地顺序施行影响力的,形成一个不破的环。

因为人类的文化是多层次的(没有大同),所以问题就在于什么层次的文化控制了政治,通过政治权力去决定国家财富分配的方式,构成国家经济的特质。

因为不同层次的文化之间有冲突,国家经济的特质就倾向于荫益那个控制了政治权力的( 拥有同样文化)的集团,而忽略了,甚至剥夺了拥有其他 层次文化的人民的经济利益。

经济是民生所赖,所以经济利益的分配方式,会直接影响人民的想望,也通过醖酿时期,改变了或加深了文化的轨迹。

历史不断証明了这个模式。

 

《统治阶层文化》

在十九世纪之前,奴隶主文化、图腾文化、帝王宫庭文化、(在西方另有教皇宫庭文化 )、外戚文化、宦官(太监 ) 文化、士大夫(官僚)文化、官僚 ( 包括镇藩军阀 ) 地主、 商人文化,在数千年间各领风骚数百数十年,分别在不同时期控制了政治权力去厘订经济政策,进行国家财富的分配。

奴隶主文化和图腾文化因爲处在原始经济时代缺乏记录工具,我们只能靠一些残缺的遗物去推测。但是在后来人口增长,生产力增强,国家财富膨胀以后,在帝皇宫庭文化(或教皇宫庭 文化)兴盛的时期,便有了楚宫、阿房宫的记载;和万里长城、大运河、紫禁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陵、意大利的罗马竞技场、罗伦斯大教堂、欧洲州的梵蒂冈、宫庭交响曲等等帝皇或教皇宫庭文化遗产来做统治阶层文化的历史见証。

国家财富的分配形成了「微细管现象 」,一切民脂民膏被吸往上满足帝皇诸侯公卿的奢侈生态。

许光道以“驼侠”之大名惊动各界,在连连论战之中,展示其“谁与争锋”的雄霸气概。

而强盛的帝皇宫庭文化是不容他人从中分益的,所以有刘邦、朱元璋杀戮起义忠良的惨案。宫庭中的权力倾轧导致子弑父、臣弑君、兄弟叔侄相残和乱伦篡位的事件,无论在东方或西方都层出不穷,不尽其例。

君王幼弱或荒废朝政,引起皇后及外戚夺权,比方吕后、武则天、杨贵妃等都是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而皇室衰弱,政治权力受太监垄断的例子也不少。 赵高、魏忠贤等是代表人物 。

外戚文化及宦官文化的兴起,并没有改变宫庭文化的本质。 「微细管现象 」仍然存在。

 

士大夫(官僚) 文化的诞生和延续

 

到了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劝告而开科取士以后,帝皇宫庭文化的外围筑起一垛护牆,即是士大夫 ( 官僚 ) 文化。实际的皇室权力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旁落在官僚手中。民生大计都是由士大夫安排写了奏章到宫庭批准,而各级官僚藉宫庭的名义自我或结党分配国家的财富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典型的例子) 。士大夫之间的倾轧比宫庭内部的争权,有过之而无不及。汉朝清议派的受抄家 ,唐朝杜甫、李白、孟浩然、白居易,宋朝苏东坡等的受排挤,只是千千万万例子中的一些眞人实事。

 

鹰犬文化与帮凶文化的猖獗和氾滥

到了明朝的锦衣衞兴起,便加剧了鹰犬文化的伸张势力。鹰犬文化,自古已有,只是明朝之后才形成一个庞大的中华文化层次。到了满州人统治中原的清朝,由一批批大内高手指挥的血滴子暗杀团横行大陆,士大夫都沦落成为鹰犬,如吴三桂、 李鸿章、曾国藩、康有爲等都是。鹰犬的最大本钱是爪牙,于是帮凶文化便应运而生。事实上,鹰犬文化与帮凶文化控 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官僚地主商人文化

在明朝末期商业兴起,同时地主霸佔广大土地收租,日益猖獗,构成了官僚地主商人文化。这三大文化的结合,垄断了国家的财富分配特权。

 

註:

许光道1987年的演讲内容和探索,依然是大马今天的纠葛与羁绊!

 

砂拉越星座诗社1987年3月22日在古晋假日旅店举办“为华裔文化经济趋向求答案”专题演讲会,跟砂拉越首省新闻协会联办,一时间激盪社会思潮,主讲人许光道独树一帜的精闢“文化论”更引一场尖锐论战,馀波盪漾数月。

 

 

星座诗社对星空仰望,对方向探索,从文学、艺术伸展到思想的星际,是个扎实的想望;这蕴含在创社先进甄选北斗星尾端最灿烂的小熊星座为社徽的用心。它在80年代,尤其做了甚多思想探索的工作,在时代的迷思中寻求答案。

 

80年代目睹大马政坛风起云涌,牵动华裔社会神经的诸多政经大事件密集且强烈地踫撞,大马半岛舆论界有思潮澎湃的迹象,其时,西马全国华文报时有系列论战,一时间波澜壮阔,确有 “豪杰” 涌现其中───许光道是光芒最为夺目的一位!

 

其时,许光道以“驼侠”之大名惊动各界,在连连论战之中,展示其“谁与争锋”的雄霸气概;这位舆论钟楼上的神秘驼侠在既震撼,又激荡华社思潮的标誌性论战中,一波接一波地力战群雄,发聋振聩。

 

话说许光道主讲“为华裔文化经济趋向求答案”的内容全文在“诗华日报”发表后,随即引来“诗华日报”总社主笔朱锡炀以特稿方式回应,第一篇分成上下 “我读许光道先生在古晋的专题讲辞之后” 的长文掀开论战的帷幕。

 

隔了30多年后,许光道的讲义文章仍未见收编于任何文集,它恰恰又极能代表许光道“不同流俗”的叙述逻辑和独立思维的宏观灼见,他1987年的演讲内容和探索,依然是大马今天的纠葛与羁绊,星座诗社唯恐永成遗珠之憾,执委会议决定将之收集在纪念创社50週年的专集中,也藉此向2002年辞世的许光道,代表一个时代的知识份子之强音致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