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看客●演员●观众

梁启超写袁崇焕《明季第一重要人物袁崇焕传》,说袁督师是明末真豪杰,是“以一身生死系一国存亡者”,只要袁崇焕在,满州军就休想破关入侵中原。

金庸附在他《碧血剑》末尾的《袁崇焕评传》也肯定只要袁崇焕镇守边疆(辽东前线),“清方的长处就发挥不出了”,而且,“持久的缠斗下去,满清势必难以支持。”“清方的长处,主要只是明朝本身的腐败,以及清军战斗力强劲和统帅部高明的军事才能。”

一流的督师被浑蛋皇帝崇祯冤判以凌迟,凌迟就是千刀万剐,罪名 “通敌” (通虏谋叛)、“卖国” 、“汉奸”……

老百姓纷纷涌往刑场围观,而后付钱向刽子手买割下来一块块的肉,生吞其肉,顷刻就光了,刽子手接着再开膛挖出五脏,以一寸寸来卖,老百姓买了后配烧酒生吞,血流齿颊!

 

这人肉的宴席充斥愚妄的欢呼,更血淋淋地揭开无知的残暴与罪恶。

 

袁崇焕1630年惨死,辽东总兵吴三桂在1644年引清兵入关。

 

大明朝廷诛杀袁崇焕被公认对关宁铁骑军众将士及当时还年轻的吴三桂起着一定影响,是挥之不去的梦魇。像崇祯那样的皇帝,加上那样腐败的朝廷、那样冷血的民众,明朝若不亡,委实没天理。

戊戌变法的维新派领袖梁启超曾经批判:天下最可厌可憎可鄙之人,莫过于旁观者。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鲁迅也非常痛恨 “看客”及其社会文化,百姓的脖子伸长得像鸭子,连嘴都张得很大,像死鲈鱼,漠然地看着辛亥革命者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有人还拿着沾上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自己儿子治病!

鲁迅非常痛恨 “看客”及其社会文化。

 

“看客社会”没有是非,不在乎对错真伪,大家是观众,讲究感官刺激,就是爱看热闹,共有围观刑场,争睹出殡的嗜好,而且求刺激,越刺激越受落。

也有老外谈论西方的“旁观者社会”,感觉没鲁迅笔下中国式“看客”那么透彻,整个社会就是围观者,你看人,你也被人看。数年前,中国《人民日报》作过一项社会心态的调查,十大病症中依然还有一条“冷漠的看客心态” ( Bystander attitude)。

“冷漠”二字有点意思,以距离来说,是驱向前去,不但围观争睹要看得比别人清楚,还要看全程才更有味道,可以评头论足,但是,一个宗旨就是保持事不关己,从这点看来,却又是远距离的。

 

其实,“看客社会”的群众就好比马戏团观众,他们观看的位置越近越好,他们要求表演得惊险,儘量挑战死亡之神,不管是高空翻腾、飞簷走壁,虎口拔毛或什么节目,就是要表演者艺高胆大,跨越极限,越刺激就越过瘾,越过瘾越尖叫,肾上腺素分泌得越多越满意,观众保証不吝给予掌声。

 

在他们眼中,拿出越高刺激与亢奋指数的演员才是英雄,才是天才……当然,他们是观众,演员才是主角,演得惊险刺激才算英雄好汉,所以,一切后果演员自负,与观众无关……

肾上腺素分泌后,一落幕,大家各回各的。

05-04-2021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