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战国(中)── 政权与韬略,配置得法否?

魏国开国君主魏文侯带头做了一件让各国竞相彷效,而且还整整影响了之后不下200年的战国进程之大事,就是任命李悝为相,实行变法。

魏文侯绝对是一位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的务实派,他看得很透彻,政治权力讲究的就是要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底气,否则,政治权力很虚,分分钟有危险,栽个觔斗就春梦了无痕……

魏文侯的雄才伟略简直就是晋文公在世。

魏文侯讲过“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的话,什么才是生存及可持续的基础,他太心照了,没山一般的实力垫底,政权就好比鸿毛,政权的本身没有专业韬略就不能增值,要保政权就得靠一流专业韬略的配置,契合势态,砥厉前行。

魏文侯非常懂得尊敬贤者,尊重在权势面前不改变自己节操的君子,他深信贤名远扬的能人是因为有才学、德行而荣耀,自己则因有国土和支配财富钱而荣耀,可是,地不如德,财不如义……换句话说,空有政治权力其实是很虚的。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真知灼见,非常高瞻远瞩的领导智慧!太多继承或夺取政权的君主恰恰就是死在没有这样的胸襟和智慧!

李悝变法是中国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全方位大变法,这位法家代表人物让魏国率先称霸于战国大舞台,魏文侯重贤爱才之大名远播,打造了群英荟萃的磁场,李悝是超群绝伦、万中无一、精英中的精英,魏文侯选择了李悝就像春秋时期齐桓公因重用管仲推行变法而让齐国率先称霸天下。

齐桓公晚节不保,管仲离世之后竟在权力巅峰昏聩不堪,没有善终,最后死得像隻狗……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魏文侯的雄才伟略简直就是晋文公在世。晋文公是春秋第二位霸主,创下晋国百年霸业。

魏文侯不只有李悝,还有吴起为他南征北战──吴起精通法家,又是兵圣,集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的卓越才情于一身。

李悝变法当然重拳打击到魏国贵族势力,魏文侯本来就担心“三家分晋”的历史在魏国重演,他义无反顾地为李悝护航……

李悝一变法就终结爵位世勋制,贵族的爵位、官位、俸禄不再世代相传,奴隶的后代也不一定为奴,底层人力资源也可以在大平台上接受配置,有更大效益就有更大价值,奴隶的儿孙也可以跻身权力中心,因为选拔官吏看的是战功和才能,不再是社会阶级。

人力资源的市场活络了起来,出现勃勃生机,换句话说,它有竞争的机制,世袭贵族特权一废止,就可以落实选贤任能,赏罚严明,坑掉一大票在其位又不谋其职,为国不谋其政者。

李悝的土地改革废除了为公家耕种的公田制,过去是农民们必须先把公田的农活做完才能去干私田的,现在大家都可以为自己干活,拚出最大的经济利益。

李悝是法家标竿性先驱,法家那一套并不搞谆谆善导,它要的是“速效”,众生平等,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必须遵守法制;律法是统治手段,也是强制性实行的权力工具──人性本恶,实施律法就是施以约束力来压制人性之恶,到了众人完全遵从,也完全习惯的阶段,其善自会显现,压制人性之恶的外加约束力反而形同虚设。

历史走到这个时候,周朝的那一套业已礼崩乐坏,魏国严厉实施法治,进行社会经济和军事大改革是最前沿的战地,跟自己打赢了这一仗,魏国才能强民富国,扩大疆土,魏文侯的政权更固若金汤。

 

魏文侯执政50年,他的接班人魏武侯不只是雄才大略的治国明君,而且还是饶勇善战之悍帅,在位主政26年,两代魏王都不同凡响,曾经跟秦、楚、韩、赵、齐打过胜仗,连楚国都被打得很惨。

历来变法者十之八九都死得非常悲惨难看,这彷彿是宿命,但是,李悝命水真的太不错,政治主子的统治期长,地位巩固,称雄之后更加对他授权给力,不至于兔死狗烹,还来第二波变法,君臣浑然一体,连死期也甚近如约,李悝在魏文侯离世一年后在另一个世界相见。

●●● ●●●●     ●●● ●●●●   ●●● ●●●●  ●●● ●●●● ●●● ●●●●

魏国因变法而强盛,确有立竿见影之效,楚国也要!秦国也跟!

这个时候的楚国君主是楚悼王。楚国因为三家分晋的形势变化深陷窘境,三晋攻打到楚国,魏国变法之后特别有侵略性……天见犹怜,为楚悼王推开了一扇窗:天降吴起!

吴起是“兵圣”级的高人。

大家都知道《孙子兵法》是孙武的经典巨作,事实上还有一套《吴子兵法》,是吴起传世兵书;孙吴二书合称为《孙吴兵法》,可见吴起是“兵圣”级的高人。

 

吴起跟李悝共事过魏文侯,锋芒毕露,后来因遭陷害,从魏国出走,楚悼王求才若渴,捨他取谁,况且吴起在魏国战功赫赫,甚至带兵打败过秦国,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帅;公元前386年,楚悼王任命吴起实行变法,职位相等于宰相,还让他掌握军政大权,不止这样,楚王特下死令:谁敢违抗吴起,一律杀无赦!

 

吴起变法,楚国雄起,秦国也一样,商鞅变法4年多,就领兵征伐魏国(本来饱受魏国欺负),竟把魏的旧都安邑给攻破了,又过了12年后,商鞅再领兵大败魏军,竟把魏王的弟弟魏昂给俘虏,,占领大片土地。

商鞅辅佐的是秦孝公──

秦孝公胸襟不凡,是令天下有料知识分子看傻了眼的贤明之主。

为什么这样说?

秦孝公向天下发布的《求贤令》公然承诺: 今,嬴渠梁明告天下;但有能出长策、奇计,而使秦国恢复穆公(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霸业者,居高官,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共享秦国。

秦孝公很乾脆,只要是哪位专才帮他振兴秦国,他不只是封以高官,还加上分地;“领国政,与本公共治秦国,共享秦国”就是政权分享、共治国家的宣言!

吴起得到楚悼王器重及充分授权,商鞅得到秦孝公的绝对赏识,而且既奖又赏,真正讲到、做到、全都到,从不手软!

可是──

楚悼王一死就是吴起的忌日,吴起明明在前线替楚伐魏,还打了胜仗,報捷聲中接获楚王噩耗,赶回都門奔丧,竟在葬礼上被楚国贵族攻杀,死于乱箭!

商鞅更加冤枉,据说秦孝公病危时想传位于他,被他死活推掉;秦惠王19岁继位,20岁就将商鞅车裂!

但是这位秦惠王不但不笨,还很醒觉,族灭商鞅,不废其法,他太清楚商鞅的专业韬略非但是他的政权所不能废弃者,且是秦国要继续雄起所不能或缺!

秦惠王判断得没错,商鞅变法如果像吴起变法那样人亡政息,就不会有秦始皇赢政统一天下的最后胜利。

基本上,战国七雄之兴衰起落跟政治权力与专业韬略配置得怎样息息相关,能取得实效最大化就窜起,只是,许多庸君、昏君如痴如醉于权力的春药,把邪佞巧言当作卓见,以为那就是专业谘询,看不清楚谄媚奉承只是奸佞之徒搞权力关係的政治,也被很多政治爬虫般的伪知识分子所蒙敝忽悠,没有专业素养和内容的佞臣投主所好,匍匐爬行,舔的就是利益……

这是执政权力与谄谀术的交媾,后者并无专业韬略,彻头彻尾都是政治小动作。

 #荣起思库

28-03-202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