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与忧心(上) “马哈迪主义”及其反噬

“马哈迪主义” 早有它学术上的诠释,不是什么新名词──而且也基本上得到认同。

在尝试解读的过程中,我的补充是,马哈迪在五一三后撰写的《马来人的困境》就是“马哈迪主义”的原始范本,“沿用”60年,它也是权衡政治得失的战略,根据马来西亚种族结构板块及政治资源大小的比例,专为马来西亚量身定制,长期驾驭巫统政权发挥到极致,成为无往不利的紧箍咒。

 

马哈迪太熟悉巫统的规则、马来西亚规则;他制订规则、糢糊规则、打破规则……再制订规则,他让历史很吊诡,每一次他脱离巫统,巫统的最高领导人就得下台,3度验证了这个事实──东姑阿都拉曼1970年下台、阿都拉巴达威2009年下台及纳吉2018年悻然输光一切,包括巫统党魁!

依已故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晚年现身说法,申诉马哈迪唆使马来人憎恨他,指控他偏袒华裔,基本上解释了他1970年下台的背景……这个说法如果是公允与站得住脚的,那就更凸显出“马哈迪主义”的中心思想及其蓝本《马来人的困境》早在东姑阿都拉曼时代已经起着极大的政治影响,足以撼动当时的权力体制和生态。

换句话说,马哈迪一开始就靠这思想与战略击退他的政治对手,靠此起家及干大事的!成吉思汗铁木真有句名言:人生最大之乐,即在胜敌、逐敌、夺其所有!

一路来,激发马哈迪生命冲动的是政治权争的杀戮,更让他持续强大的彷彿就是他的政治权争对手!

在马哈迪过去62年的政治杀戮生涯中,他有太多重量级的对手和敌人,他也不乏死忠部属、伙伴和盟友,可都因时因地而变,正如爱尔兰人的格言所说,对他,“没有哪一种友谊的基础比有着一个共同的敌人更稳固”。

这都是特定时期的特定敌友关係,关键在于政治利益是什么?

19 世纪英国有位贯彻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鹰派政要帕麦斯顿(Palmerston)有一句话是最常受政治人物引述──包括马哈迪: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

(这话后面其实还有尾巴:只有永恒的利益!)

“马哈迪主义” 构筑了一种马来西亚自己的“国家世界观”,既对最大族群挑起先天、后天都落后在起跑点的不确定及不安全感,长久刺激,日夜以种族论调宣导,形成族裔恐惧,可又与此同时高举种族特权旗帜,以守护者姿态教化他们,只有他的领导及他领导的政党和政府才能持续强有力地为最大族群撑起保护伞。

政治操弄总有很多虚妄的,但马哈迪是政治权术大玩家。

问题是,当权者自己也走不出自己设计的陷阱,在一片虚虚实实的迷思中,看不清真正的症结出在哪裡,只有原地踏步!

509之后,马哈迪 “老马识途” ,为何总拐回老路?

原因就是他已经走不出自己,“马哈迪主义”渐成了“马哈迪的困境”!

509政局生态大变,在政治上,马哈迪主义的反噬变成 “马哈迪困境” ,巫统及在野党其实正以它们所继承的 “马哈迪主义” 反扑!

马哈迪主义+巫统=如鱼得水,可是,马哈迪已经踹他自己老巢,形同如鱼脱水!

土团党那么不济,马哈迪不打他“最爱”巫统及公正党内巫统的那一块的主意,他能打谁的主意?

在经济上,“马哈迪主义”也反噬,“马哈迪的困境”可以从他最近刚刚道出他94岁的两大“遗憾”一览无遗。

遗憾一:马来人和华人间的鸿沟依然非常大

馬哈迪說 “我耗费很多心力在扶植马来人,希望他们不落后华人太多,但我失败了,我必须说,马来人本身没有对我们做出的努力作出回应。”

马哈迪续说,他为了扶植马来人费尽心思,但 “马来人的回应是不正确的……他们没有善用给予他们的机会。即使到现在我还在努力。”

“若他们不给予任何回应或滥用,我们的目标将不会实践。”

 

遗憾二:1971 年推行的新经济政策更不达标

馬哈迪說,“土著经济鸿沟问题无法解决。这个毒瘤已化脓,必须立刻清除。身为医生,我的看法是,须切除毒瘤才能治好病。”

“马哈迪主义”反噬已成事实,但是,“马哈迪的困境”却不是他个人的困境,而是所有活在紧箍咒中各族同胞的共同困境。

23-11-201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