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蛋糕做大靠经济智谋,不是政治权谋!

作为“常客”(Frequent flyer)已久,我有机会长期观察马航国内航线商务舱的搭客,包括其种族源流。

这长期观察的结果肯定不至于失之偏颇。

我越用心观察商务舱搭客的族裔源流,就越确定马哈迪及麾下马智礼之流遭打脸。

希盟当家至今,马哈迪在国内,于海外重複把我国大部分华人标籤为“都是有钱人”及“华人在我国是很富有的”,马智礼还说非土著都富有,因此教育固打制必须保留,“私人大学大部分都是非土著,因为他们比马来人生活的更好”……

将商务舱的观察“见微知著”,其“标竿意义”或可争辩──但是,一份4年前国会书面答询的数据却不能不认!

马来西亚的贫富是这么分析成三大阶层的:

最高收入阶层佔全国国民的20%,也就是T20;

中等收入群体的阶层佔40%,即M40;

低收入阶层另佔40%,这正是咱们常听到的扶持对象B40。

大马T20高收入群体,土著家庭占53.81%,华裔家庭占37.05%;问题就在,整个土著社会的内部出现贫富悬殊的失衡,这明明很关键,却恰恰是主导政权者讳而不言,瞒而不提的症结!

土著佔大马高收入群体的53.81%,不过,在土著社会的内部(本身),若以高、中、低入息阶层来区分,是顶层更尖,中间较瘦,底下层更宽大的金字塔……

为何如此?因为──

(土著社会内部)

高收入阶层(T20)佔不到20%,只有16.34%,

中等收入阶层(M40)佔不到40%,只有38.96%,

低入息阶层(B40)却超出40%,高达到44.7%。

被老马口口声声说是“都是有钱人”的华裔呢?

儘管华裔在全国高收入阶层(T20)占37.05%,远不及土著,但是──

(华族社会内部)

高收入阶层超过20%,占了29.66%,

中等收入阶层(M40)超过40%,佔到42.32%,

低入息阶层(B40)却少过40%,占28.02%。

这形成一个椭圆形的收入结构或“橄榄型”的华社经济结构。

“橄榄型”经济结构的贫富差距比较“金字塔型”缩减,被公认是比较健康,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状态,也是政府能够攫取税务来源的较大板块。

把土著社会内部的贫富鸿沟硬标籤是经济悬殊与失衡的“种族根源”根本就是政治说词,挑起的不安和倾轧肯定有它需要买单的沉重社会成本,长远上,对土著与非土著都没有好处,对把持政权也不见得能够持续见效(迹象显示,土著社会长期来的贫富差距业已形成阶级意识,它在509绊倒巫统,让国阵政权上演铁坦尼起着一定影响)。

如果还持以僵化的主政思维 “卡”在 “蛋糕怎么分?”,且处处以种族政治的得失作为前提,由它主导治国的意识形态,这不是解决不了,而是解决不到问题的真正症结所在。

理由很简单,摆在眼前的事实是,经济那么低迷,徵税效率被吹嘘得越有政绩,财长越英明万税,中层阶级的百姓就越雪雪呼痛,苦不堪言……原本就不怎么样的蛋糕萎缩了又一再萎缩。

拜託!还继续争论“蛋糕怎么分?”怎么对问题有个解决法?

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只有“做大蛋糕”,拜託!把蛋糕给先做大起来靠的是经济手段,不是政治权谋!

改变死盯在种族政治的现有资源配置模式,最起码,经济学上的“帕累托改进” (Pareto Improvement) 是改善一方板块利益的同时不需处心积虑地去损害与剥削另外一方板块的利益,与此同时,设法把“没有生产效益”的资源善加配置,创造价值,帮忙把蛋糕给做大吧!

29/09/201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