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内容?假新闻?真假难分?

年关将近,很多媒体都会回顾一年来的10大,世界各地也回顾及整理出各种10大。笔者已非业内人,缺乏相关资料整理出本地IT界10大新闻。但,印象中,假新闻层出不穷,势必榜上有名,而且也有数个造假人被法庭定罪判刑。

据闻,外国的《科学》杂志,早前发布了MIT做的一项大规模《网络上真假资讯传播》的调研,分析了推特面市以来,被转发过450万次具争议的12.6万条新闻报道而得出结果:事实根本无法抵抗谣言和谎言。 MIT研究员研究了2006年9月至2016年12月的假新闻之后发现,平均而言,一条假新闻传播给1500人的速度比真实资讯快6倍。分析了这10年的数据所得,社交媒体中的内容演算法机器人虽然不喜欢虚假的资讯,但是却难以辨别假新闻而以同样的速度传播真假资讯。该调研还有许多假设理论和结论,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假新闻猖獗是因为人类想要传播,而不是机器人,因为假新闻比真实新闻更“传奇”,也更能激发更多情绪(机器人似乎无法理解人类的情绪)。

世上很多灾害和问题,皆出自人为。常言道,谣言止于智者。我深信,如果全部网民自律自制,一定可以减少假新闻的扩散。即便是靠网民点击率挣钱养家糊口,也不必随便转发来历不明的资讯,更不要当内容农场搬运工,编造危言耸听和哗众取宠的“大事件”。苦口婆心的劝告,自然会是耳边风。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在印度,假新闻已经害死了一位派糖果给小孩子的谷歌工程师。我也说过,除了新闻从业人员和相关业者以外,大部分网民对于假新闻,通常都是事不关己己不劳心,况且,网民也未必具备考证新闻的知识和能力,更无理由及利益去考证。

该研究团队也认清了一个事实:业界暂时无法创建一个利于传播真实资讯的新闻生态系统,因为各大社交媒体都想抢流量、抢眼球,间接增加了假新闻传播的风险。不少学者质疑该研究对“新闻”的定义,因为该研究模糊了假新闻的界线,也研究了谎言、都市传奇、恶作剧、恶搞、半真半假的资讯、模仿新闻内容的文章和视频。看来,人们有必要重新定义“新闻”和“内容”,毕竟这两者的差异还是蛮大的。

什么是“新闻”?自媒体和网络直播的出现,直接冲击到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流程及报道新闻的“权力”。譬如,某网红直播自己拿着一大笔现款,到地产公司下订单买豪宅的视频,既是新闻(对于普通人也许是小新闻,对于网红来说,却是大新闻),也是内容。就算这是一种地产商的业配宣传手法,如果网红也没有事先声明,我们依然不敢贸然断定这是“假资讯”,顶多只能说这是没有申报利益关系的视频,也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网红业配内容罢了。

(图源:pixabay.co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