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游戏中的玩命博弈(上) : 缺角的拼块能找到吗?

战国初期魏相李悝变法,让魏国抢先称雄。

这「变法」向来是权力游戏中最玩命的博弈;它像在拼接一幅大拼图,一个缺角就足以致命,差那么一片或中途被打乱可能再也没回头的馀地……更诡异的是,它可以是在忽悠,真正的图像压根儿就不存在,永远拼贴不了,又或许缺角处的那几块完全不在手中,也不知那裡找。

拼图还有个难度,并非一开始就能够全盘摸清楚「缺角的那几块拼图能找到吗?」,毕竟是边拼边出现缺角,一凑贴不上,就没戏了。

李悝拼凑出一个昌盛荣景,也把自己的变法辅国的生涯拼凑得十分完美,善终谢幕,人亡政在……

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李悝超级幸运,他拼凑出一个昌盛荣景,也把自己的变法辅国的生涯拼凑得十分完美,善终谢幕,人亡政在……一时间迸发李悝之蝴蝶效应,激发天下法家、兵家等派流高手竞相择木而栖、择主而侍,跃上权力游戏的舞台。

天下谋士择主而事的奔放时代

到底这是个怎么样的时代舞台?这时期的「天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怎会那么「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混作滔滔一片潮流」般磅礡、自由、奔放?

周朝发展到下半场叫东周,正是春秋与战国的时期,它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王朝,而是由众多诸侯国形成的联盟所承认的共主体制。实际上,所谓的共主(周天子)只有在名号礼仪形式,周王室变空壳,就只有一小块王畿;中央直辖区那么小,军力又那么弱,仅相等于一般中等诸侯国,实力远不及「春秋五霸」及「战国七雄」,毫无武力威慑,哪来统治权威?对敢敢反叛的诸侯,根本就没能举兵镇压、直接剿灭,很自然的,周天子反变成诸侯列强的玩偶罢了。

在漫长岁月的杀戮和併吞过程中,不少过140个中小国家在春秋时期蒸发掉,到了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国家,最终演变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换句话说,直到秦始皇花15年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一个皇帝、一个国家」的中央集权秦朝之前,天下谋士只要真才实学,先决考虑的就是奔向可共事之英主,寻找能让自己远大抱负驰骋的疆场,士为知己而搏,把才智效用最大化。

跟老板银货两讫,互不相欠

换句话说,一流的谋士是学识深湛的专业幕僚和智囊团高干,他们的态度很直截了当,就是:老板,你给我平台和职权,我这大展身手,实践韬略战略就是回报你以国富民强的双赢,银货两讫,互不相欠。

权力这玩意充斥太多阴谋诡计,越是高处,越冷风呼啸,而脚下总是万丈深渊,分分钟落得粉身碎骨。

能人智士颠覆创新、破除旧制,变法改革的前提价值观并非誓死忠君爱国,反以个人鸿鹄之志来造福苍生。此时,诸国无不为竞存而投入版图兼併战;天下正招贤纳士,爷们大可远离庸君,拒立于危墙之下。

战国可真是「问天下谁是英雄?!」的精彩乱世,是光芒焕发、缤纷旖旎的风光时代,很多能人智士彷彿争相投胎在这个动人心魄、回肠荡气的峥嵘年代,极尽所能地翻手作云覆手雨、搅海翻江。

李悝就是在这大时代的大场景中拼贴出一幅既变法又善终的大拼图,缺角的每一块,他都找到。

权力颠峰冷风呼啸,万丈深渊

 话虽然这么说,继李悝之后的「变法者」中,下场居然凶多吉少!

问题就在于这是权力游戏中的玩命博弈,而权力这玩意充斥太多阴谋诡计,越是高处,越冷风呼啸,而脚下总是万丈深渊,分分钟落得粉身碎骨。

其实,李悝佔有几个优势是大多后来的「变法者」所没有的;譬如当时的魏国基本上还属于「年轻国家」,主子不仅是开国之君,而且有主见、有魄力,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把对的事给干下去……老闆没早翘,也有活命罩住李悝,再者,主子没老来昏愦,晚节不保,被利慾熏心的宦官与浑蛋权臣牵着鼻子走。

为什么说李悝那个时候的魏国年轻如初阳?

公元前403年,东周国王初命晋大夫为诸侯,李悝的主公魏文侯就是其中一位晋大夫,在「三家分晋」中,名正言顺成为魏侯,跟晋侯并列,地位相等。

在漫长岁月的杀戮和併吞过程中,不少过140个中小国家在春秋时期蒸发掉,到了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国家,最终演变成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统治。

魏文侯其实早在公元前年445年就继老爸魏桓子的位,仍是晋国大夫,形式上附庸于晋国,可在权力游戏中,却拥有属于魏家公族的自治区与自治权,包括搞自己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可以对治理魏地做任何「最理性、最智慧的运筹决断」。这也就是魏文侯在继位的第三年,就任魏人李悝为相,要李悝来拼接他魏国的缺角。

处于建国雏形的魏国宛如一张白纸。李悝任相没太沉重的历史包袱,免受太多既定的框框架架牵绊,而且他是又魏国人,对本土山头主义者而言,不是「外来者」,对实施新政,他又是先行者,而非「后来者」。

贤君明主还不够,早翘就磕不下去

「外来者」跟「「后来者」没地利人和可言,既缺乏基层实力,又面对各方抵制;既要颠覆既有的体制,又得冲撞既得利益板块,跟权贵集团死磕;政敌远比同盟多得太多了,面对铜牆铁壁,动辄得咎,危机四伏,选择「吾往矣」,一股劲儿变法改革,简直就是玩命!

李悝之所以能「士为知己而搏」,因为魏文侯的确是知己,不只如此,魏文侯还是贤君明主,是有眼光、有毅力的老闆兼拍档(等于团队领导、领队),他不只对实践「李悝变法」始终如一,更重要的是,他比李悝的命只短了一年,能够一路罩住重臣,连继位的儿子也受嘱沿袭李悝富国强兵的变法路线,这才让李悝人亡政在,成为极少数能够「善终」的变法者。

王莽当上皇帝的使命就是改革,他推崇《周礼》,以古制为蓝本推行新政,原本就水深火热的生计困境在「新朝」更恶劣,改革非但不见效,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结果引发民变,王莽被杀,「新朝」灭亡,短短 14 年就玩完了。

皇帝变法,瞬间烟飞灰灭命不保

「变法」是啥?有这么难搞吗?

历史上「王莽篡汉」的王莽是西汉末年的第一号权臣,连「摄皇帝」都当过,后来,在朝野拥戴之下,当上真皇帝,建立「新朝」,取代西汉。王莽当上皇帝的使命就是改革,他推崇《周礼》,以古制为蓝本推行新政,其实就是「变法」;整个官僚体制敷衍应对,忽悠了他,也忽悠老百姓,原本就水深火热的生计困境在「新朝」更恶劣,改革非但不见效,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结果引发民变,王莽被杀,「新朝」灭亡,短短 14 年就玩完了。这个皇帝在逃难途中被人砍了,引来乱军和百姓一起攻杀,尸被剁碎,头颅遭砍下悬挂于市,惨状是「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另一位较受熟悉的「变法」皇帝就是120年前推出「戊戌变法」的清末光绪皇帝,同样犯了王莽前辈的毛病,太书生、太浪漫、太理想化……结果百日维新运动只活存103天,「六君子」被押至菜市口法场问斩,皇帝从此囚禁于瀛台至死。

 

这说明,李悝干成的事,连皇帝都得赔上性命,权力博弈缺角的每一块拼图,李悝都找到,王莽跟光绪虽尊为皇帝,可却死在各自致命的缺角!或许他们一开始的确有考虑「缺角的那几块拼图能找到吗?」,关键就在,真正的缺角是边拼边出现的,一凑贴不上,自己的性命才是丢失的那一块,拼出来绵绵无绝期的悲愤和遗憾!

 

2018年8月1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