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督邓伦奇律师:人民力量,路向何方?

 

儘管操控和决定政治权力的“轴心”依然是朝野政党,不过,今年509大选却揭示了一个趋势,权力不再被允许由政党垄断。

“制衡主义”的兴起和“民运组织”诉求力量抬头是推动改革的重要酵素,协助打造509大选交替执政的生态。

砂拉越文化研究学会主席拿督邓伦奇律师7月14日在该学会于古晋所举办的首场“国事论坛”主讲《公民力量,路在何方》时提醒说,政治变天及呈现两线制雏形的改革目前仅仅处在萌芽阶段,需要呵护;摆在马来西亚各族人民眼前还有诸多需要关注、监督和参与的“工程”,而且,基本上,公民力量需要有组织性地凝聚而成,民众切勿以为投了票就完成了革新议程。

“重要的是,人民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对他们跟政党、政府之间的主僕关係拥有清晰的认知,把人民才是主人的意识思想深化,并关怀、支持或参与能够让国家更健全、美好的民运,不再任由政党操纵公民的政治取向。”

这位淡出政党政治的资深前政治工作者从1983年至2011年担任鲁勃区州议员,也长时间在砂拉越州国阵政府中出任多个部门的助理部长。

由單線制演變今日的雙線制(國陣至希盟),產生權力制衡作用。有些民主國家由兩線制演變到多線制,讓第三股勢力居中平衡兩大力量,讓政權的運用與政策的制訂更靈活,人民的力量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來決定權力的替換。

邓伦奇说,民众需要拥有“火眼金睛”,透视政党政治的表象并非实质真相,与此同时,继续发挥能够促进制衡和问责的作用,牢记之前的中央政府最终被唾弃,根源正是严重的权力失衡,引发种种体制的溃乱,特别是三权分立的鬆动,统治集团因而扭曲了某些极关键的制度。

问答时间被提问砂拉越主权和石油及天然气开採权的争议时,他形容当下各方的动作仅仅是隔靴搔痒,没从根本症结寻求一了百了的彻底判决。

邓伦奇坦承,作为一名曾经长时间“沉浸”在政治的他非常了解,“有时候,做政治的人不见得就是要把问题解决,他们一心还要把问题继续炒作……”

他劝告,看待政治人物,应当了解,很多时候,能在檯面上看到的是他们的“意图” (intention ),在桌底下的才是其真正“动机” ( motive) !

拿督邓伦奇律师:人民力量,路向何方?

此附《公民力量,路在何方》讲义:

天下常態,盛極必衰,衰極必盛。國會大選進程如一場風暴的結局,也帶出另個民主的開局。由量變到質變,釋放出正面能量,湧現出進步的政治文化。人民有責任解放這些民主基因思维,推動蝴蝶效應,壯大權力制衡制度,保護“法治至上”精神。

 此次学术性的交流會注重在研討第十四屆馬來西亞國會選舉所出現的新現象及導向,启发“新政治文化”的开局。

 

 (一)制衡主義興起,加速改革國家體制

 

現象:目前我國所謂“三權分立制”的制衡功能不大,衍生濫權現象,導致換政府。要避免歷史重演,新政府已成立“體制改革委員會”,人民應積極督促改革方案。

把监督下议院的所谓官委上议院,改制成由人民选出非政党性的独立人士担任。更能发挥监督角色。

例如:現在我國民主制國會(立法權)最高,由國會(下议院)委任首相(行政權),首相又委任內閣與政府高官,造就成行政權最強。法官(司法權)是由首相(行政權)來推委,導致司法約束力不強。簡言之,誰控制國會,誰就是強權首相。所謂三權制衡就這麼失衡。絕對的權力,就產生絕對的腐敗。

 

提示一:要加強三權制衡,可參考美國的制度。美國的國會(參議院及眾議院)(立法權)是由人民直選;總統(行政權)也是由人民直選。法官(司法權)是由總統建議,再由參議院查核委任,司法權就顯得獨立,三權分立更能互相監督。重要的權力及執法機構規定向國會負責,而非僅向首相負責。

提示二:把监督下议院的所谓官委上议院,改制成由人民选出非政党性的独立人士担任。更能发挥监督角色。

提示三:司法权法庭的领导者/大法官可由法官群体自主推举呈交国会查核后再推荐最高元首委任。确保独立。

(二)“民運組織”抬頭,推动改進選舉制度

現象

(a)人民才是真正造王者及判官,絕不是擁有議程的政黨,也不是中選的代議士。從政者不能繼續強調自己是造王者。這種認知才能杜絕傷害民意的政治青蛙(投機政客)。

(b)摧毀金錢政治:金錢政治失去威力,它不再操縱人心。還原民主政權給賢與能者。

(c)公民民間組織崛起,過去十年中許多民運組織(例如淨選盟等等)推動民主運動,教育人民對民主政治的熱忱,參與監督政黨及政治人物,催生了政權制衡的思維。政治力量不再由政黨組織來主導。公民組織變成最強的第三股力量,監督及評估執政黨及反對黨的作為。更能在没有利害约束下,推行全民进步思想。

現在我國民主制國會(立法權)最高,由國會(下议院)委任首相(行政權),首相又委任內閣與政府高官,造就成行政權最強。

提示

(a)修改選舉法令,年齡達到21歲或18岁的國民自動登記成為合格選民。壯大人民是主人。

(b)除了符合特定情由,是否要強制選民投票?

(c)增設公投法令,在特定條件下及重大國家課題上,公民應有公投權決定。

(d)修改選舉法令,規定國及州選區之間的選民人數差距,不可超出規定的比數(例如不可超出20%),體現同票等值。

(e)參考混合選舉制(例如德國、法國及紐西蘭等),一個選民擁有兩張票,第一張票在他的選區上選出候選人,第二張票選出屬意的政黨。國會由兩組議員組成,一組是個別選區選出的中選人,另一組是各政黨獲取的總票為比率,篩選出人選出任國會議員。這就比較能正確反映民意,否則會出現最多選票的政黨不一定能執政。

(三)“守信文化”涌现,考驗新政承诺,防止“老阿当”重现

 

現象:人民会验收新政府大選諾言,落实所谓“百日新政落实10大承诺”及“5年内落实60项长期目标”。

人民会验收新政府大選諾言,落实所谓“百日新政落实10大承诺”及“5年内落实60项长期目标”。
  • 首相不可兼任部長,首相/首长任期不可超過兩屆。
  • 政府同樣撥出發展金給予反對黨選區
  • 新政府領導鼓勵反對黨扮演監督功能,不接受跳槽文化。
  • 維護憲法(委任新總檢察長事件)
  • 恢复马来西亚协约下的砂拉越地位权益。
  • 三权分立的体现。
  • 恢复地方议会选举。
  • 接受统考。

提示:人民時刻監督評估執政黨及反對黨的作為。

(四)“人民主人论”理念,催生政权多線制

現象

(a)由單線制演變今日的雙線制(國陣至希盟),產生權力制衡作用。有些民主國家由兩線制演變到多線制,讓第三股勢力居中平衡兩大力量,讓政權的運用與政策的制訂更靈活,人民的力量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來決定權力的替換。

(b)在509開票日,希盟陣線在222議席中拿下113席(51%),比反對黨僅多出2席。后加上復興黨8席,獨立人士3席及沙統1席才達到125席(56%)。國陣佔有79席(36%),伊斯蘭黨18席(8%),反對陣營合計有79席(44%)。在國會的勢力,執政希盟政府比反對陣營僅多出28席,這種小差距促成執政政府更謹慎治國。反對陣營也能發揮更強的監督功能。

 提示

(a)執政陣線應盡快落實競選宣言新政

(b)反對陣線扮演好反對黨角色。

在509開票日,希盟陣線在222議席中拿下113席(51%),比反對黨僅多出2席。后加上復興黨8席,獨立人士3席及沙統1席才達到125席(56%)。

(五)宗教文明起作用,认同并存求大同

現象:在國陣和希盟兩面夾攻下,伊斯蘭黨和伊斯蘭宗教文化在馬來社會中仍然擁有強大的認同,擁有18個議席,及掌控吉蘭丹州及登嘉樓州的州政權。在馬來社會中,巫統擁有54席(52%),希盟擁有42席(34%),伊斯蘭黨擁有18個議席(14%)。觀察到希盟在馬來社會所獲取的票數仅约33%,在华族及印族则高达85%。 所以新政府要设法增加马来社会及回教组织认同的挑战。

提示:非回教徒政黨及支持者可以和伊斯蘭黨多舉行宗教文明交流,尋求普世共識的價值信念,穩定社會。

 

(六)社交媒體成為民主運動的利劍,加強自律

 現象:國選中社交媒體無孔不入的訊息,影響選民的看法與取向

 提示:社交媒體要自律,審視信息的真偽,成為現代文明的良器,政府應撤銷扼制訊息的法令。

结语

换了政府,并不等于它能自动改变困扰了我国55年的国家结构性源头。起因包括,

  • 体制种族化。
  • 经济特权化。
  • 社会宗教化。
  • 行政官僚化。

人民给新政府时间去克服。人民希望在野党革新重振。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