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法则 历久不衰》上篇 : 灞上奉關中 垓下灭项羽

一踫到森林法则,契约关係会变得很脆弱。

很多契约失效的原因在于权力和利益被摆在中间,由强者说了算。

儘管文明的社会秩序是通过签署并尊重以契约作为共识基础,而社会契约的条款也支持众人的平等关係和自由权益,但是,森林法则无时不刻在唆使竞相强化实力,以便加大对争夺更大利益的话语权,操控所要的倾斜、失衡的契约关係。

森林法则始终跟社会契约精神和关係并存,在谈契约权威规范的同时,倾轧和博弈也无所不在。

两千多年前秦亡至汉初,由项羽跟刘邦所演绎的“楚汉相争”到大汉崛起,历史证明系列的契约都在傲慢的实力面前被强者撕毁,契约一直在适应,因时因地而变,但是,凭势力、靠拳头说话的森林法则却依然故我,历久不衰。

………………………………

项羽大军进入秦国都城咸阳,杀了在位只有46天的秦朝末代皇帝秦王子婴,大肆屠城,火烧秦宫。霸王项羽只有报复前秦暴政的无比满足与亢奋,雪耻秦灭楚之亡国恨更让他百感交集,彷彿完成了重大使命……

项羽大军进入秦国都城咸阳,杀了在位只有46天的秦朝末代皇帝秦王子婴,大肆屠城,火烧秦宫。其实子婴在一个月前已向抢先越入函谷关,攻抵灞上的刘邦投降,意味着统一天下15年的秦朝灭亡了。

霸王项羽是见过秦始皇巡游那前无古人的超大阵势的,他当时夺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彼可取而代之”。此时,在将千古一帝之大秦宫殿狂焚的火光中,“彼可取而代之” 的壮志豪情想来并不存在,远大志向成了灰烬,只有报复前秦暴政的无比满足与亢奋,雪耻秦灭楚之亡国恨更让他百感交集,彷彿完成了重大使命……对所洗掠的奇珍异宝,他只想赶紧搬运回老乡江东,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推翻了前朝,格局仍狭小

这是项羽推翻前朝的心态,也暴露他的政治眼光和格局还跨不出西楚一域。项羽的参谋长范增看得很清楚,刘邦儘管瑟瑟缩缩躲得远远,天下霸业全在他心中,这傢伙是图谋全局的,差一点点,眼前的一切都属刘邦,最恐怖的是,刘邦“到手”了,居然还 “放手”,能收能放,更说明“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这是决定未来生死存亡的较力,是争夺主宰天下至高权力的博弈!

天下皆知,楚后怀王之前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时有个公开的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结果是,比项羽狡滑百倍的刘邦捷足先登──

按刘邦的算盘,由俺沛公刘季关中称王,留着子婴当个宰相,拢络秦国民心,给自己辅政!

刘邦若智以利昏过了头,真抱住“利益”不放,拒绝臣服,不将关中拱手让出来给项羽,那就是掘墓找死!

刘邦的本意就是要独吞咸阳,强行保住名正言顺属于他 “利益” 的王位,否则,入关之后,他为何跟关中百姓约法三章,废秦苛法,只保留“杀人者死、伤人及盗窃必须抵罪”?

与此同时,他向关中的秦臣和百姓放话“我和诸侯约定,先入关中的称王,我现在先到了关中,以后就是关中王”。这么一来,他被视作众望所归的新秦王。

刘邦派兵严守函谷关,又立马在关中征兵加强防御力,不就是为了阻止项羽入关吗?如果沛公他真的先进咸阳踩点,为的就是等待迎接大王项羽莅临,他需要使出这些招吗?

沛公怦然心动,但保命要紧

项羽并非一路畅通无阻的,他还得派遣名将英布当前锋,攻打守关的军队,才得以进入函谷关,他入关并没获得夹道欢迎的礼待。

话说刘邦先进入咸阳,直闯秦宫时,曾以屠狗为业的猛战樊哙就在身边。这樊哙忠勇、威壮、耿直,连霸王项羽一见他就讚称“真是好一位壮士”,没他,刘邦接下來准死在鸿门宴。

樊哙第一眼就目击沛公刘邦的贪婪与好色,淫意正浓,神志已飘逸迷失,像着魔般的,他马上劝阻刘邦不可放肆,快离宫回军,惟不见效;随即出动谋圣张良进谏阻止(严格来说,刘邦能顺利伐秦入关,闯进咸阳,张良才是导演;后来能够脱身保命,用的也是张良计,把项羽给忽悠了),刘邦这才听从,遂下令封锁秦宫府库与财物,还军灞上,整治军队,安抚百姓。

刘邦先进入咸阳,直闯秦宫时,曾以屠狗为业的猛战樊哙就在身边。这樊哙忠勇、威壮、耿直,连霸王项羽一见他就讚称“真是好一位壮士”,没他,刘邦接下來准死在鸿门宴。

根据项羽接到刘邦一名参谋官曹无伤的“间谍密报”,他主公整个部署都在盘算把“利益”独吞,没意思分赃。

也有人怂恿刘邦这么做,因为秦国极富裕,强于其他六国十倍,而且地形易守难攻,守住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的函谷关,强敌也无可奈何,望而兴叹。

难道刘邦不怦然心动?难道刘邦真的那么英明贤圣吗?

答案当然是他非常想要佔据一切,但不能要!他有贼心,没贼胆!

关键就在于他手上只有10万兵马,项羽可率领着40万大军直奔关中!

项羽坑杀的兵比刘邦全军强一倍

你刘邦若智以利昏过了头,真抱住“利益”不放,拒绝臣服,不将关中拱手让出来给项羽,那就是掘墓找死!

这时候是公元前207年年终──项羽他刚刚在钜鹿之战,以“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威震天下而让各诸侯“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他用兵如神,只凭5万兵力九战九胜,分别把40秦军各个击破打败(钜鹿之战,项军攻打秦军,十几路诸侯作壁上观,项羽大胜,各路诸侯胆寒之极,皆拜伏项羽,推他为统帅,诸侯国将领以项羽为上将军,如此一来,兵马大增,直杀向关中)。此时,他狂飙般一路向关中呼啸进军,途中还坑杀掉降兵20馀万人,这数目比刘邦指挥的战士还多出一倍!

也有人怂恿刘邦这么做,因为秦国极富裕,强于其他六国十倍,而且地形易守难攻,守住长7.5公里、谷道仅容一车通行的函谷关,强敌也无可奈何,望而兴叹。难道刘邦不怦然心动?

这裡说明了一个铁般事实,啥“先入关中者王之”的约定,在“实力”与“利益”面前,约定根本就是废纸;没足够实力,就抱不住“利益”,好听一点是刘邦他必须将之拱手相让,坦率来说,就是,即使敢吞下去也得全吐出来。

你可以辩说,项羽本性残暴凶狠、心如铁石、不仁不义、心胸狭隘、暴戾乖张……公理本来不証自明,可遇到这种毁灭性的人,只有拳头说了才算;利字当头,公理和道义哪剩得了几“汤匙”?

刘邦是正人君子?他很宽宏大量、恪守承诺、仁爱善良、有情有义吗?

这问题值得好好剖析……

公元前206年楚后怀王(义帝)被项羽命英布等人所杀,项羽只图取代楚后怀王,自封为西楚霸王,与此同时,慷慨分封十八路诸侯,包括刘邦被封为汉王。

利益”既邪又神,不是争就是乱

“利益”这玩意既邪又神,不是争就是乱,项羽这一分封,马上就乱了整个刚看似要稳定下来的形势,才开创的新常态面对新冲击,一下子,所谓的新秩序就被打破了,让项羽疲于奔命去收拾叛乱,这恰给隐忍已久的刘邦一个上天掉下的馅饼,趁项羽去讨伐叛军,马上跳出来反叛,先往关中出兵,得胜之后食髓知味,进而结合各对峙势力,跟其他诸侯联合阵线,正式跟项羽相争天下。

从公元前206年秦国灭亡至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只战剩不上百名将士,悲叹 “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于乌江边自刎,中国进入楚汉战争。

刘邦是正人君子?他很宽宏大量、恪守承诺、仁爱善良、有情有义吗?这问题值得好好剖析……

公元前203年,汉之实力已渐为强盛到一个程度,原本相持不下一段时间的形势逆转,楚军连英布这样的大将都归顺于汉,又没汉相萧何那样的能人巩固后方,兵源和军粮源源而来,楚军粮食补给发生危机,被逼跟刘邦签署以古运河鸿沟作为两国边界的协定,就是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西为汉,东为楚。

 刘邦一强,转身就毁楚汉和约

是的,实力的“本性”带有傲慢,一膨胀就没法再表现得谦卑,楚河汉界的和约在签了转过身不久,就被刘邦单方面给撕毁。

鸿沟和约墨渍刚乾,刘邦竟然反悔,不但不撤兵,反而召集麾下韩信、彭越、英布等将军,连同攀附的诸侯军,以超过60万人的军力,一翻脸都发动一场大战争,围攻带着10万兵马撤退中的项羽,楚军三面受敌,项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此时的局面跟“先入关中者王之”及鸿门宴时已不一样了,摆在“实力”与“利益”面前,于汉王刘邦眼中,中分天下的楚汉和平约定根本就是废纸;点燃烽火侵袭项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亢奋的刘邦眉不皱,手更没软,完完全全杀红了眼!

刘邦果然笑到项羽自刎。那一年是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落幕,一个新朝代、新政权诞生了,汉高祖刘邦称帝。

2018年6月13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