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二)风水的影响力

风水始自环境科学

华人都听过这风水之说:坐北朝南,意思是说房屋要背向北方及把主窗户朝向南方,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这是有其科学原理的。在黄河及偏北地带,窗户如果全开向北方,冬天太阳就照不进,房屋会很阴暗潮湿。冬天吹北风(南方热的关系,南方的热空气升起,北方冷气流补充),窗户不能开向北方。

冬天日短,日照倾斜,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中午在南方,呈倾斜。东边或西边的窗口的日照只有小半天,南边的窗户有整个白天的日照。

夏天日长,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中午在头顶。东边和西边的窗口日照直射太晒,只有南边的窗口采光好,又不晒,夏日吹南风,又凉快。

也因此有了山和河谷的阴阳之说:山的北面在冬天日照不好,北风凛冽,为阴,夏天又无风,闷热。山的南面在冬天日照温暖,不受风,为阳,夏天迎南风,还凉快。河谷北岸如山的南面,为阳,河谷南岸如山的北面,为阴。

古代的寺院和道观均建在深山密林之中,往往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被民间认为是“风水宝地”。而这确实有科学道理。背(北)靠青山,冬可挡住凛冽的寒风,夏可迎清凉的南风;前临潺潺溪流,则提供必需的水源;深山密林又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如此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使生活在此的人心旷神怡,而坚实的岩层地基又使建筑物可历经数百年而不倒。

“风”和“水”之说在中国就是科学根据和理论的代名词,所以才会有风水一词。

在热带,风水之说有时不准确,有时就是无稽之徒所说。

 

风水如何影响从四合院到京城的布局

所以为了采光和风向关系,在北半球建房屋都要把主窗户朝向南方,而在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和纽西兰建房屋则要“坐南朝北”,把主窗户开向北方。

这在古代中国是很重要指标,这决定了小至四合院和大至皇宫的格局:
1. 标准的四合院呈长方形南北走向,大门开向南方,进了大门是外院,东西有厢房,主楼房在北,主楼房也是长方形但是是东西走向,因此有很大面积的开向南方的窗户。
2. 向北穿过主楼房,就来到内院,东西还是厢房,北面可以是厨房,也可以是另一排主楼房。如此规划三进,四进或五进四合院。

皇宫的布局和四合院相似,宫城呈长方型南北走向,主宫门开向南方,许多宫殿多呈长方形东西走向,由南向北排。

皇宫如此的布局,人民也希望拥有坐北朝南的房屋。因此固定了所有的京城的布局:道路都建成了东西走向或南北走西,整个京城呈格子式,如此,土地的应用能达到最大效率。

考古发掘出来的最早的京城是处在安阳的商朝“殷”都废墟,能让后人了解布局的则是处在西安的西周丰京和镐京,合称丰镐。

关于丰镐的平面布局,虽然考古上尚未证实,但文献记载的却十分具体,是对中国城市平面布局的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它一直指导着中国都城的平面布局,被视作中国都城平面布局的经典。这就是《周礼·考工记》。

京城呈四方形,十二道城门,道路或东西或南北走向,整整齐齐,皇宫在中间。

西周丰镐京城布局

 

古今中外城市布局

许多京城的规划和布局都遗留到现代:洛阳、西安、开封、北京等等,愈接近古皇宫的地带,愈是明显。这些古都城都是从荒凉地带开发出来的,不是有了城市才迁移京城到此。城市虽然经过现代洗礼和重新规划,但是旧布局仍在。

古代多用罗盘测量,北京的磁北(magnetic north)和正北(true north)相比偏了8度,北京道路也是南北和东西走向,也因此偏了8度。

其实这种格子式的城市布局也是最科学最现代的城市布局,数不胜数的许多美国城市包括洛杉矶和纽约都是格子式的。它们有许多好处:
1. 方向易认,傻子都不会迷路。
2. 若一路不通会有明显的替代路线。
3. 能保持交通顺畅。假如古晋的道路系统是格子式的,肯定交通比目前顺畅很多。
4. 容易规划和提升交通及要道。

欧洲遗留下的中古城市却都因为河流和地形关系,也因为是由人民多次性的缓慢建设,不如中国京城一次性规划和建设,都不呈格子式,而是杂乱无章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