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框架」思考 别让「偏见」选择  

舆论的形成,往往启动自前端先被「定义」的设计,接着以聚集议题的手段炒作,将之发酵,并按此「定义」无限放大与扩伸各层面的影响,嵌入一般社会人士的观念(特別是感性的喜恶与情绪)中,成为公众印象。

换句话说,这也是操控话语权的一種手段。

操控手法是制造观念的「框架」,把它套在人们的认知脑袋上;这「定义框架」一旦成了公众印象,不管是先入为主或后来居上,除了能病菌式蔓延和传染,也无形中起了侷限作用;将带菌群众的认知框在这印象和观念裡,一时间走不出去。

互联网时代讲究数据运用──以数据追踪和探测群体反应,一方面是去探窥目标群众的意图、感受和意识,与此时同时,设法找出投其所好的卖点,以最适合的沟通渠道争取互动,制造行销机会。

对比较熟悉网络经济者,使用数据被来制定行销策略可以是小菜一碟,现有不同的数据追踪工具能够用来分析不同类型的数据,再由资讯和数据主导行销计划及向市场出击的策略。这裡头有一点很犀利的是,能够更针对性地向目标群众设计适合的宣传策略,把原本在影响范围以外的「潜在客户」争取过来,变成「真正的顾客」。

政治宣传志在掀起舆论,同样是在制造观念的「框架」,并把它套在人们的认知上,以使「我方」的「定义框架」成为公众印象。

「投其所好」是关键词,既分析了群众的意图、感受和意识,特别是感性上的喜恶与情绪,也更能投其所好,协助找出自己最具被欢迎潜力的「产品」,加强宣传效果,粘住更多群众。

政治宣传志在掀起舆论,同样是在制造观念的「框架」,并把它套在人们的认知上,以使「我方」的「定义框架」成为公众印象。如今加上能够一路追踪和探测群体反应的数据工具,政治舆论就更能根据「市场需求」来设计和贩卖,导致向事实、真相及道德、原则负责成為次要;把「我方」的政治利益包装得更能投(衔接)公众喜恶,诉求更随情绪起舞,技术性的投机手段和应变的黠慧、狡诈反而被当作是硬道理来看待。

这也就是为什么政治人物可以随着感觉走,只要感觉到「对」,说谎也行,狡辩到底都面不改色,为的就是巩固目标群众的偏见,换取共鸣与支持。群众市场基本上出现「意见重于事实,立场决定是非」的现象,把事实和是非边缘化。意見和立場的凝聚影響相當顯著,君不見在意识生活中,社交媒体的不同群组及朋友圈,彼此泾渭分明得很。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经济学人》推出《瞒骗的艺术──社交媒体时代的后真相政治》专题,文中称道:「后真相政治」已成各国政界的新常态。在后真相时代中真相沦为次要,人们不再验证或质疑政客的言论是否属实,重要的是「感觉真确」。政客说谎不再是为了瞒骗,而是巩固目标群众的偏见,换取共鸣与支持。一旦出现反对声音,只会加剧己方阵营的敌我对立心态,衍生各种阴谋论,令偏见更难被推翻。

「感觉真确」毕竟还是「感觉」,「真确」与否凭的不是証据,不是针对着是或非、对或错的验证,而是立场跟喜恶,这容易沦为偏见,可偏见又发挥了决定国家大事的影响。

不可否认,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被许多社会运作模式、观念与规范,还有生活的体验设定了「框架」,很多业已根深蒂固,造成思维羁绊,一般人都难以挣脱,不易跨越「框架」的侷限来思考;能做到将思考力翱翔在「框架」之上,又孕育卓越透视本领,感悟新事物的少数人,堪称为智者也。

智者能见树又见林,能够周密思考又洞察真相,这些本领需要靠智慧,因为「一切智慧始于对事实的认识」。

这就是为何来届大选是在挑战民智──人民对事实的认识的智慧。

 

2018年1月17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