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说围棋哲理与人生

 

人生像一盘无边际的大围棋,落子无数,至死方休。

棋盘上布局时扎根,中盘时拼搏,收官时守成,是必定的次序。
人生中少年时扎根,壮年时拼搏,老年时守成,亦必定的次序。什么时候从拼搏过渡到守成,这决定或由己或不由己。如果不期望大起,那就从小处着手经营,得小也失小,是守成的心态。有得必有失,付诸行动前要衡量得的比较多还是失去的比较重要。

目标准确,付出努力也必定有收获;目标不准确,怎么努力耕耘最后也是一场空。

 

 

人生无复盘

 

下围棋输了,可以复盘研究,哪一步走错了,哪一步可以走的更好,也可以再下一局。人生中的许多重大的抉择却是没有回头路的,这是棋与人生最大分别。

在砂拉越不容易有伙伴下围棋,上网下棋,因为与对手棋力接近,所以在进步的过程中,也要接受接近五成的挫折(输棋),这是常态。能接受挫折,挫折后再接再厉,对任何人来说,尤其是少年人,是很好的训练。

 

围棋哲理应用

先后手

围棋里有个术语叫后手,意思是当我的对手下子,我不得不应一手,防卫我的棋子,否则就会有损失。如此,我是被动的,我不能脱手主动的走下一步其他方位的棋子,即是不能脱先(也是术语)。相对而言,对手是先手,因为下一步的主动的权益还在他手里。先手的每一步棋都牵引和掌控着后手的每一步棋。

其实在象棋里也有这种情况,为什么不会产生这样的术语呢?这是因为这种情形在围棋里太明显了,厉害的围棋士能连续走十余步或更多的先手,而在象棋里除了连连将军(也不会十余步)以外,产生不了多步先手。

人生需主动

围棋初学者通常是被动性走棋,对方走哪里,就习惯性的应在哪里,不会脱先,不懂得主动出击,这是初学者很普通的弱点,其结果就是输棋多。而入门后的围棋手都知道脱先和先手的重要性。

这道理和人生里主动或被动地采取行动是一样的:主动行动,将会获得新效益,被动行动,将获得有限效益或是承续他者原生的效益,被动者日久惯了也变成习性的被动。主动行动还有个好处,干我们想干的,所以会特别起劲,如果是被逼行动,我们不会兴致勃勃吧?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被动,是不是应该脱先,采取不一样的行动,取得先手,让别人配合我们,以取得先手的效益呢?

重说围棋,如果围棋士在计算后,认为沦为后手十余步后还是不能挽回局部的损失,聪明的围棋士会选择提早放弃。这对我们是不是有所启发呢?

次序

围棋重视步伐的次序,往往次序决定一切,对的次序能得到想要的成果,不对的次序,结果就不会一样,不能得到想象中的成果,或者是因为对手中途就脱先他走。这在工程建设也是一样,必须按部就班,有时是工程工序的需求,不然不会有成果,有时是效率的需求。现代社会讲求效率,讲求同时付诸许多行动,但是如果人力和资源有限,步骤的次序还是很重要。

不预先表态

围棋另一个小原则是对所有选择性的步伐不预先向对手表态,也不急着作出选择,等到其中一个选择有明显优势时才一气呵成连续出击,因此取得好成果。孙子兵法说出更高的层次: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 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不预先表态,不让对手知道我们有什么选择,这在谈判桌上是原则,对国际外交来说是,在任何竞争中也是。诸君还能想出“不预先表态”在商业和企业运行中能有什么样的应用吗?

取舍

围棋盘上常常两利不能兼得,必须做选择,两害取其轻也是常态。更多的时候是我得一利也有一损,这是和对手交易的结果。我的利益即是我对手的损失,我的损失即是我对手的利益,所以两方都是以一利换一损,这就是取与舍的抉择。在生活中和伙伴的合作当然以双赢为目的。商场竞争,也往往两利不能兼得,两害取其轻。更重要的是利益要均分,不要独自取尽利益,甚至要把吃亏当作占便宜。

围棋重视大局成败,重视大局观和宏远的计划,时常是以局部的损失换取大局的利益,这对诸君有何启示吗?

上述仅仅是棋力尚浅的我的浅见,围棋是一门大学问,不能尽述。

发表评论